悬挂式电磁除铁器做出了怎样的合理改进
最初的
悬挂式电磁除铁器是在煤堆之中放置一个电磁铁来吸引铁,既不方便,也不彻底。后来,经过改进,电磁铁悬挂在带式输送机的下方。当铁制工具穿过被输送的物料时,被吸出来并附着在电磁铁的表面。要清洁这些熨斗,必须先切断电源,熨斗才会自动脱落。这种除铁器使用起来很不方便。卸料时必须停带式输送机,往往会影响生产,有时还会影响设备的安全。另外,电磁铁在运行过程之中消耗大量电力。它在有铁的时候吸收铁,在缺铁的时候等待,这就造成了部分电能的浪费。
为了解决这一矛盾,技术人员对悬挂式电磁除铁器的工作方式进行了合理的改进,将原来的固定悬挂改为在轨道之上自由行走,往返于带式输送机的下方和内侧卸料区。在机电磁铁工作区的进料方向一定距离处安装一个测铁器,组成除铁器的自动控制系统。其工作原理如下:当皮带机停止运行,没有铁块时,挂铁块会停在皮带机侧的卸料区。带式输送机输送的物料之中有铁时,检测器会发出信号让除铁器自动到带式输送机下方的工作区域,并延时自动供电。这时,铁件准确到达之后,立即被电磁铁吸引,悬挂式电磁除铁器自动离开工作区返回。到达卸货区之后,自动切断电源进行卸货。这种重复的动作是合理的除铁。